心理健康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这是对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能算是健康。
误区二.心理不变态就算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有许多种形式,心理变态只是其极端形式而已。根据状态,人的心理可用三区来表示:白色区\灰色区\黑色区。人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心理健康,处于黑色区则属心理变态,而处于灰色区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灰色心理调节得当就会回复为白色心理,不当则会发展为黑色心理。所以仅仅心理不变态的人不一定心理健康。
误区三.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许多人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而又不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十分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有精神病。这是一种误解。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误区四.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静态的
有些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有问题,心理有问题就永远心理健康不了。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这两者是动态的、可逆的、有变化的。
误区五.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误区六.纪律.道德.思想问题与
心理健康问题毫无关系
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例如,学生一到上课时就咳嗽不止或喜欢东张西望,老师往往以为是纪律或品德问题。事实上,这也可能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的躯体反应或心理逆反。
误区七.去做心理咨询是件丢人的事
很多人觉得去做心理咨询是很难为情的事情,认为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都心理变态。这是很大的误区。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之一。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这也是误解。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误区八:心理咨询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
这是混淆了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心理疾病是心理活动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心理疾病需要系统治疗,除了心理治疗,还要用药物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当心理咨询师怀疑来访者的问题是心理疾病时会建议到相关医院诊断,如果是心理疾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误区九: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
长期以来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宣传,致使人们身体有病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但心理有病却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小问题也逐渐成了大问题.
误区十.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
心理问题
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导致了人们过高的期望值,认为通过一次半次的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期望很快就能痊愈。而且,不同于身体疾病,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和心理咨询师双方互动交流。这自然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所有心理问题都需要多次咨询和治疗,简单的问题一次足矣。
淮南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预约电话:
18055492110
0554-6863652
咨询室地址:教育学院楼203